首页 > 汽车 > 文章详情页

比亚迪保险经纪公司注销的背后

比亚迪保险经纪营业执照信息显示,其注册于2022年3月,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由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公司许可经营项目是保险经纪业务,一般经营项目为“无”。 比亚迪相...

比亚迪保险经纪营业执照信息显示,其注册于2022年3月,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由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公司许可经营项目是保险经纪业务,一般经营项目为“无”。

比亚迪相关人士回复媒体称,“比亚迪保险经纪成立以来未开展任何经营活动,与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无任何业务往来,其申请注销,对比亚迪保险的正常经营不造成任何影响”。

此“保险经纪”非“比亚迪财险”

时值比亚迪保险风生水起之际,比亚迪保险经纪的悄然注销,引发外界不少误会。

一直以来,成立保险经纪公司是车企进军保险领域的敲门砖。彼时,比亚迪保险经纪成立时,也被视为比亚迪开拓保险市场的重要一步,承担着打开市场渠道、搭建业务桥梁的重任。其实不仅比亚迪,近年来诸多车企通过保险经纪公司涉足保险业务,如小鹏、蔚来、理想等。因此,当比亚迪保险经纪注销时,有人误以为比亚迪要收缩甚至放弃保险业务布局。

然而事实上,此“比亚迪保险经纪”非彼“比亚迪财险”。据了解,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2月16日获批开业,注册地在深圳,初始注册资本10亿元。易安财险的成立顺应互联网保险兴起浪潮,作为国内四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之一,旨在开拓互联网保险业务新领域。但在后续经营中,易安财险因偿付能力不足等问题,于2020年7月被监管部门实施接管,后于2022年6月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2023年,比亚迪抓住机遇,入局保险领域。5月,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受让易安财险100%股权,交易完成后,中国银保监会批准“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这一举措使比亚迪成功拿下财险牌照,构建起自身保险业务的核心主体。同年7月,比亚迪财险增资30亿元,并于9月完成工商变更,注册资本增至40亿元,为接下来的业务拓展注入资金动力。2024年5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同意比亚迪财险在多地使用全国统一的交强险条款及费率,标志着其车险业务正式起航。比亚迪财险逐步构建起覆盖车辆、责任、货运、意外、健康、家庭及企业财产等多领域的保险业务版图。

而比亚迪保险经纪实质为保险中介机构,主要职能是基于投保人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公司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但自身不能直接承保保险业务。而比亚迪财险作为持牌保险公司,拥有直接开展保险业务的资格,涵盖各类财产保险产品的承保、理赔等核心业务环节,业务范畴与深度远超过保险经纪公司,能够构建完整的保险服务生态,从产品设计、销售到风险承担与理赔服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保险解决方案。

精简业务架构的战略选择

从主动布局注册保险经纪公司的谋篇开局,到如今悄然注销的战略收缩,比亚迪这一系列动作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考量?

北京保险服务中心副董事长、总裁廖建光指出,比亚迪注销保险经纪公司牌照实属优化业务模式的一项措施。在获得保险公司经营牌照后,比亚迪财险本身具备销售职能,且已获批多地互联网车险经营资格,能够通过自有的销售渠道开展业务。尤其是在深圳、河南、安徽等拥有生产基地的地区,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已批准其车险经营,比亚迪可直接依托自身资源落地车险业务。保险经纪公司作为中介机构的功能与财险公司业务产生重叠,在比亚迪构建起完整保险业务体系的情况下,保留保险经纪牌照必要性降低,注销是其整合资源、精简业务架构的合理决策。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不少车企纷纷注册保险经纪公司,意图在车险市场分得一杯羹。蔚来汽车于2022年1月注册成立蔚来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同年,其通过收购汇鼎保险经纪,成功拿下保险经纪牌照,实现“曲线救国”。小鹏汽车早在2018年7月就注册成立了广州小鹏汽车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特斯拉则在2020年8月成立特斯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尽管首次尝试未获金融监管部门批复保险经纪业务,但2024年8月,特斯拉再度发力,成立特斯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同样为5000万元。

车企热衷于注册保险经纪公司,背后有着多重考量。一方面,车险市场规模庞大,利润空间诱人。车企成立保险经纪公司,能够以自身庞大的客户群体为依托,获取保险销售佣金。而且,车企通过降低客户保险成本,能增强产品竞争力,促进汽车销售。

另一方面,车企能够借助保险业务,深度挖掘客户数据价值,实现精准化、合理化的保险定价和理赔。同时,保险业务还能强化车企与客户之间的联系,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体验,构建从车辆销售、使用到售后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闭环,提升客户终身价值。

不过,其他车企要像比亚迪一样深入介入车险并非易事。廖建光指出,比亚迪通过参与易安保险风险处置获得特批政策,抓住了入局保险行业的先机,而其他车企难以复刻这一模式,因为市场上的风险机构有限,且当前金融监管收紧,新批保险经营牌照难度极大。

以保险筑牢新能源市场话语权

作为最大新能源车企控股的财险公司,比亚迪财险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并且被行业寄托着破解新能源车险长期存在的赔付率高、定价难等痛点的厚望。从其运营这一年多的实际经营情况看,的确正在悄然改写车险市场的竞争格局。

在新能源车险领域,比亚迪财险凭借先天优势,深度整合车辆研发、生产与使用数据,构建起精准的风险评估模型。依托庞大的车主用户基数,比亚迪财险得以获取海量驾驶行为、电池状态等数据,使车险定价更贴合实际风险水平。

相比传统车险产品,其新能源车险不仅降低了车主保费支出,还通过创新的电池保障条款,解决了新能源车主对电池衰减、自燃等风险的担忧,有效提升了产品竞争力。从市场反馈来看,比亚迪财险的新能源车险产品市场占有率逐步攀升,给传统保险公司带来了巨大压力,迫使它们加快产品创新步伐,以应对市场竞争。

今年以来,在全民智驾概念获得市场追捧的同时,因多个汽车品牌智驾事故的频发,引发行业对技术与安全的深刻反思。随着监管的加强,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边界和安全标准愈发明确,这无疑也对保险产品的创新升级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方面,保险产品需要紧跟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发展,针对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无人驾驶场景等设计新的保障方案。例如,当车辆在特定智能驾驶模式下发生事故,如何界定责任归属、如何进行合理赔付等,都需要保险产品给出清晰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监管的加强促使保险公司更加注重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利用智能驾驶数据优化保险产品的同时,需要确保数据合法合规使用。

比亚迪财险在这一趋势下,积极探索智能驾驶保险产品创新。通过与技术研发部门合作,将智能驾驶系统的运行数据纳入保险定价体系,为不同驾驶水平的车主提供差异化保险产品。同时,在智能驾驶事故理赔方面,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结合事故现场数据和系统运行记录,提高理赔效率和准确性。比亚迪财险的这些探索,不仅为自身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推动整个保险行业在智能驾驶时代的创新升级。

从收购易安财险到注销保险经纪,再到深耕新能源车险,是比亚迪保险业务战略进阶的缩影,也构筑了一条汽车产业链与保险经营相互融合的完整服务闭环,这不仅关乎比亚迪的业务版图,更深刻重塑着车险市场的未来。

上一篇:天眼新知 — 科技赋能与产业升级:全国助残日视角下的残疾人服务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为你推荐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人才招聘    订阅指南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青年财富网 版权所有 © 2014- youth.ppxt.top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

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邮箱:boss_11@teag.net